莴笋高产不费劲,关键技巧就这几点
很多人种莴笋,明明付出了不少功夫,最后收的时候却不尽如人意。要么茎长得细,要么切开是空心,产量也上不去。其实种莴笋不用复杂技巧,只要把关键步骤做到位,就能让莴笋长得又粗又大,产量也能提上来。下面就用大白话,把这些实用方法说清楚,不管是新手还是老农户,照着做就行
很多人种莴笋,明明付出了不少功夫,最后收的时候却不尽如人意。要么茎长得细,要么切开是空心,产量也上不去。其实种莴笋不用复杂技巧,只要把关键步骤做到位,就能让莴笋长得又粗又大,产量也能提上来。下面就用大白话,把这些实用方法说清楚,不管是新手还是老农户,照着做就行
说实话,每次看到菜市场里那些葱白锃亮、又长又直的大葱,我心里都忍不住羡慕。记得头两年自己种出来的葱,叶子倒是绿油油的,可葱白部分总是又短又细,还容易弯弯曲曲的,炒菜时切起来都费劲。后来专门跑去请教了几位老把式,又自己翻书、折腾了好几个种植季,才终于摸到点门道。
钾肥降价也救不了!复合肥市场陷死循环,农民:种地不如打工
莴笋作为我国广泛种植的根茎类蔬菜,其生长发育过程对钾元素需求旺盛。钾元素不仅是莴笋体内多种酶的激活剂,还能显著增强植株光合作用效率,促进光合产物向根茎部位转运积累,同时提升植株抗逆性(抗旱、抗病、抗倒伏),对改善莴笋品质、提高产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实践表明,
灶膛里掏出来的那一小捧灰,很多人顺手就扬了,可它真能把一畦菜地“点石成金”——也能在一夜之间让嫩苗焦成“板寸”。差别只在“先盖土、后撒灰”这四个字,顺序反了,种子不死算命大。
乡亲们,你有没有这种窝心事?辛辛苦苦种了一季大蒜,到头来一亩地收成不到千斤,人家邻村老王的蒜头却比你的大两圈?去年我们村老刘就栽了大跟头:蒜苗稀稀拉拉,蒜头小得像鸡蛋,结果亏了5000多块!为啥?不懂秘诀啊!
不少农户觉得 “钾肥能提产,啥作物都多施”,结果钱花了,效果还不好 —— 山东种土豆的李叔,每亩施了 30 斤氯化钾,结果土豆表皮发绿,商品率从 90% 降到 75%,还因为钾多抑制钙吸收,空心率多了 15%;而河南种小麦的王婶,跟风每亩施 20 斤硫酸钾,比
供需:日产19万吨、开工率82%,供给充足;秋播需求结束,下游按需采购,企业库存预计上升(上期161.54万吨),港口库存下降(上期44.6万吨)。#尿素#
最新行情到来。心情有点复杂。市场分化明显。尿素走弱了。价格普遍跌。磷铵表现不一。粉一小幅升。二铵多观望。钾有支撑感。但库压存在。硫磺猛上涨。成本被拉开。我有点担忧。也有点好奇。说复合肥吧。原料在分化。硫涨尿降。成本自然分。以四五%看。氯基在二四零零。有时至二五
种白菜的时候,要是遇到白菜长得慢,包心也慢,心里那叫一个着急啊!辛辛苦苦种的白菜,就盼着能快快长大包心,到时候收成好一些。可这白菜咋就不听话呢?今天我就来跟大伙好好唠唠这背后的原因,再给大家分享一个关键要点,学会了,说不定你家白菜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!
期货:主力UR2601开盘1606元/吨,午盘1598元/吨(跌8元),收盘1610元/吨。
当秋意如一层薄纱,轻柔地笼罩大地,又到了秋播大蒜的黄金时节。田间地头,处处跃动着农友们忙碌而充满希望的身影。他们挥洒着汗水,精心播下一粒粒蒜种,仿佛在播撒着对丰收的憧憬。
国庆假期后,国内肥料市场整体呈现弱势运行态势。尿素价格持续探底,部分主产区价格已跌破1500元/吨;磷铵市场一铵弱二铵稳,走势分化明显;钾肥价格高位回调,复合肥市场则受原料成本走低和库存压力影响,延续偏弱格局。
各位农友、阳台种植达人们,大家好啊!最近天气转凉,又到了播种白菜的大好时节。可别小看这满地的大白菜,里头学问大着呢!老话说得好,“肥料选不对,种菜白受累”,您要是喂错了“饭”,它可就真跟您“闹脾气”,光长叶子不包心,松松垮垮没力气。
我家后院的那方菜地,每年会在地里种下胡萝卜。去年收成不太好,很多胡萝卜长得奇形怪状。有的叶子长得特别茂盛,但地下的萝卜却很小;有的胡萝卜从中间分叉,长出好几个小叉根,洗起来麻烦,吃的时候也不方便。
据美国投资分析公司Zacks最新报告,当前,全球需求增长及生产商和渠道库存偏低,推动磷酸盐和钾肥价格上涨,进一步支撑了美国美盛公司(Mosaic)、Nutrien、CF工业公司(CF Industries Holdings)、美国无畏钾肥公司(Intrepid
夏玉米收割后,紧接着就是准备冬小麦播种工作,说起小麦播种,底肥是关键,因为这关系到后期生长以及产量问题,所以底肥选择上也有一定讲究的。然而,由于每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种植经验,在底肥选择上也木不同看法,有人说用二铵好,有人说小麦专用肥好,甚至还有人说自己配肥好,可
很多人在家种小白菜,总遇到俩麻烦:要么叶子刚长出来就被虫子咬得坑坑洼洼,要么种了好久都不见长,想吃一口新鲜的特别难。其实不是你没耐心,是没找对方法,今天就把能让小白菜不长虫、长得快的实用招儿,全跟你说清楚,照着做准没错。
川芎这药材,咱们老农种起来确实有点特别。它不像别的庄稼春天播种秋天收,而是专挑秋天八九月的时候,把地上茎节,也就是咱们常说的“苓子”,扦插到田里去。这算是秋季种植的一个典型了,生长周期长,管理上也得有耐心。今天我就跟大伙儿唠唠,这川芎到底该怎么种、怎么卖,投入
过两天可能就转阴了,村里广播刚通知完。邻居老王又喊:“再撒把尿素,肯定长得旺!”但别急,先蹲下来看看——掐一段麦根,要是外面白、里面嫩,土能攥成团、手一松就散,这才是关键信号。